漏电起痕试验仪污染液的配比
GBT65532014《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其技术内容修改采用IEC60587:2007。该标准对污染液(电解液)的配比、电阻率及使用有明确要求。以下是依据GBT65532014的污染液配比及关键使用说明:
GBT6553污染液配比与要求
1.配方成分
|组分 |浓度要求| 纯度要求|
|氯化铵(NH?Cl)|`(0.18±0.002)g` |分析纯(AR)或更高|
|润湿剂 |`(0.10±0.002)g` |分析纯(AR)或更高|
|溶剂 |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1000ml` |电导率≤1μS/cm|
润湿剂类型
GBT6553明确指定润湿剂为:
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化学名:TritonX100或等同物)。
注:不得使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钠)替代。
2.污染液电阻率
标准值:`(1.98±0.05)Ω·m`(23°C时测量)。
重要性:电阻率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必须严格校准。
配制步骤(关键流程)
1.水质验证
使用电导率仪检测去离子水/蒸馏水,确保电导率≤1μS/cm(25°C)。
(若水质不合格,需重新制备)
2.精确称量
用分析天平称取氯化铵`0.180g`(精度±0.001g)。
称取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0.100g`(精度±0.001g)。
3.溶解与定容
将氯化铵加入约`800ml`水中,搅拌溶解。
加入润湿剂,强力搅拌≥10分钟溶解(避免泡沫)。
转移至`1000ml`容量瓶,定容后摇匀。
4.电阻率校准
在`(23±0.5)°C`环境中,用校准后的电导率仪测量电阻率。
合格范围:`1.93~2.03Ω·m`。
若超差:检查水质、称量精度或重新配制。
GBT6553的特殊要求
1.污染液有效期
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比IEC60587更严格)。
禁止储存复用,每次试验需重新配制。
2.滴液参数
|参数|要求|
|||
|滴液体积|`20±2mm3`(约1滴)
|滴液间隔|`30±5s`|
|滴液高度|`30~40mm`(针头试样)
3.稳定性验证
试验前需确认滴液系统连续滴液50次,体积误差≤±5%。
注意事项(GBT6553重点)
1.润湿剂不可替代
禁用烷基萘磺酸钠,必须使用异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如TritonX100)。
原因:润湿性差异直接影响液滴铺展行为。
2.水质为核心
水质不合格是电阻率超差的主因(如使用自来水直接导致试验无效)。
3.温度补偿公式
若测量温度非23°C,需按标准附录校正电阻率:
rho_=\rho_t\times[1+0.02(t23)]
(`ρ?`为实测值,`t`为温度℃)。
4.废液处理
含氯化铵的污染液按HW29含汞废物分类处置(国内环保要求)。
常见问题解决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案|
||||
|电阻率偏低(<1.93Ω·m)|水质不纯/称量过多|更换水源,重新称量|
|电阻率偏高(>2.03Ω·m)|润湿剂溶解|延长搅拌时间至透明|
|滴液体积不稳定|针头堵塞或管路气泡|清洗针头,排空气泡|
总结
配方:0.18gNH?Cl+0.10gTritonX100+1000ml超纯水。
电阻率:1.98±0.05Ω·m(23°C)。
有效期:现配现用(≤24小时),禁用储存液。
标准优先级:以GBT65532014原文为准(第6章"试验溶液")。
>??重要提示:若测试报告需国际互认(如IEC标准),需明确说明依据标准,因电阻率与IEC60587(3.95Ω·m)存在差异。